【创新工程】贯彻落实“三起来” 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点和路径

2020-06-09点击量: 5587 来源:院农村发展研究所
【字体:

河南是人口大省,绝大部分人口在县域;河南也是经济大省,县域经济占全省区域生产总值的比重接近2/3,可以说,县域发展是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主要增长点。新时代河南推动高质量发展,最大难点在县域,重点和着力点也在县域,没有县域的高质量发展,就没有全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实现现代化的基础。2014年3月,bd体育在线客服服务总书记在调研指导兰考县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时强调,要准确把握县域治理的特点和规律,把强县和富民统一起来,把改革和发展结合起来,把城镇和乡村贯通起来,全面深化改革,促进科学发展。县域治理“三起来”的重要指示,深刻洞察了县域治理的特点和规律,内涵丰富、意蕴深刻,是bd体育在线客服服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县域治理领域的集中体现,是推动我国县域高质量发展的根本遵循。5年来,河南坚持以bd体育在线客服服务“三起来”县域治理重要指示作为县域科学发展和有效治理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走出了一条具有河南特色的县域发展新路子。面对高质量发展新要求,县域发展更要突出优势和特色,全面贯彻落实县域治理“三起来”重要指示,在全省一盘棋与区域大合作中对发展定位进行再梳理再提升再聚焦,将本地经济发展特点与高质量发展要求有机融合,理清发展优势,找准发展方向,着力探索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特色途径,切实提高经济发展含金量。

一、聚焦优势挖潜,着力壮大特色主导产业

引导县域聚焦优势延伸拓展特色产业链,增强产业链根植性,实现县域经济差异化特色化发展。一是强化功能定位与产业定位衔接。全省要坚持城市经济与县域经济一同谋划,跳出县域谋划县域,站位省域市域、对接周边,明确县域功能定位,破解定位不清楚、不准确问题,理清自身的区位、资源、产业等优势,不必纠结于三次产业结构比重,因地制宜,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商则商、宜游则游,依托优势理清产业定位,培育壮大特色主导产业。二是强化比较优势与特色产业对接。在“特色”上更下功夫,聚焦比较优势发展产业、谋划项目、招商引资,变区位、资源、要素优势为竞争优势,不能什么项目都引进,围绕特色产业延链补链,以培育特色品牌提升产业附加值,以产业链集聚提升综合竞争优势,形成比较优势与特色产业相互强化的发展格局,提升特色产业链整体竞争力,以特色产业带动县域经济整体发展。三是强化特色产业与人力资源匹配。我省县域人口多,特色产业要与人力资源结构相匹配,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鼓励企业把劳动密集型环节下沉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引导本地传统农业、工业、服务业等依托互联网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提高产业就业吸纳力,带动更多的劳动力进入产业链实现脱贫致富。

二、聚焦龙头引培,着力强化产业链带动力

龙头骨干企业是吸纳就业的主渠道、地方税收的主来源、区域产业的主支撑、县域经济的主引擎、高质量发展的主动力,江浙地区的经济强县拥有百亿级甚至千亿级企业。建议实施县域高质量发展“头雁引领”行动,围绕特色优势产业引进培育龙头企业,带动相关产业链竞争力提升。一是支持优势企业做强做优。引导本地优势企业突破区域限制整合全球全国全省资源,支持企业在域外设立研发中心、营销中心、生产基地等,撬动域外资源为县域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服务;引导各类企业通过接入互联网平台创新发展模式做大做强,培育新品牌新业态新市场;提升引入企业的根植性,支持中小微企业聚焦“专精特新”融入引入企业的产业链,形成“引进一个、带动一批”的聚集效应;加大对县域企业金融支持力度,鼓励省级各类产业基金以及省外基金在县域合作设立特色产业基金;加大企业技术改造支持力度,引导传统企业通过智能化、绿色化改造做强做优。二是培育优秀企业家。实施县域企业家专项培训工程,分批组织企业家到沿海企业参观考察,与北上广等地知名高校联合举办企业家培训班,更新企业家知识和能力结构,支持企业家攻读国内外MBA/EMBA课程;培育壮大新生代企业家群体,深刻认识县域经济转型攻坚期与民营企业交接班高峰期重合的意义,引导新生代、“企二代”企业家成长,打造一支勇于创新、视野开阔的新生代企业家队伍,引领区域产业升级和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三、聚焦园区提升,着力优化产业发展载体

突出产城融合,顺应产业集群化发展态势,推动县域产业园区由“企业堆积”向“产业集群”转变、由资源依赖向科技创新转变、由数量规模向质量效益转变,优化县域产业发展载体,提高对中高端产业的承载力和吸引力。一是实施县域“两区”提升行动。产业集群是县域经济高质量的重要平台和载体,要坚定产业集聚发展的理念,我省县域产业集聚区和特色商业区发展已经具有一定基础,正处在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需要对产业集聚区和特色商业区进行再谋划,对主导产业和主攻方向进行再聚焦,对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进行再提升,构建大中小企业密切配合、上中下游分工协作的产业生态体系。引导龙头企业采用“两端集中、中间下沉”模式,把管理中心、接单中心、品牌运营中心、营销中心、培训中心、物流中心等布局在产业集聚区和特色商业区,把种养殖和初级加工环节布局在乡村工厂,优化县域产业链空间布局,推动产业集聚区和特色商业区迈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二是创新“园中园”发展模式。实施“一区多园”战略,引导本地特色产业链环节集群发展,积极承接省外、郑州及中心城市“飞地经济”落地,支持龙头企业牵头联合打造专业园区。三是实施集群品牌培育工程。依托优势产业培育集群品牌,打造一批民权制冷、长垣起重、巩义铝精深加工等集群品牌,提升在全国全省的影响力,吸引相关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集聚。四是创新考评机制。突出分类考核,完善中心城市两区与县域两区差异化考核机制,减少无谓观摩活动,淡化投资、产出等规模排名,引导地方政府、企业把精力真正放在优化服务和创新创业上。

四、聚焦开放创新,着力加快新旧动能转换

实施县域经济开放与创新双驱动战略,引导县域依托优势积极对接“五区”“四路”战略平台,实现更高水平开放和更高层次创新,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力。一是打造开放平台。抢抓新一轮区域产业转移战略机遇,拓展高水平开放通道。支持县域立足自身区位、产业优势创办开放合作平台,如长垣的国际起重装备博览交易会、民权的制冷装备博览会、鄢陵的花木交易博览会等,培育一批在全国全球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特色名片;主动对接域外开放平台,支持企业参加国际行业展会以及国内知名展会,如德国的汉诺威工博会、上海的工博会、深圳的高博会、重庆的智博会等,以及省内郑州、洛阳等城市举办的各类展会,聚焦优势产业、优势资源扩大“朋友圈”。二是打造创新平台。围绕优势产业、龙头企业打造创新平台,支持企业与域外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等联合在县域设立产学研合作机构、博士生实践基地、中试基地及新型研发机构等;引导有实力的龙头企业在郑州、沿海地区以及国外设立域外创新中心。三是加强招才引智。坚持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并重,依托龙头企业和创新平台引进科技人才、管理人才以及农业实用人才;实施“归雁”行动,吸引豫籍企业家、技术骨干、高管、大学生以及务工人员在种养加、电商、特色制造业、文旅、商贸等领域创新创业,培育一批带动力强的“新农人”。

五、聚焦三产融合,着力增强村级经济实力

强化村级经济对县域经济的基础支撑,按照“选准方向,做大规模,叫响品牌,形成特色”的思路,聚焦“四优四化”,引导县域围绕一二三产业融合,因地制宜培育壮大村级经济。一是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村级经济发展。突出“半岛电竞官网下载安卓引领、产业支撑、龙头带动、村企互动”,发挥我省农业大省和食品工业大省优势,引导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品牌食品企业上下延伸、左右拓展,延伸产业链、管理链、资金链,整合挖潜种养加优势,支持龙头企业围绕“三品一标”(无公害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建成专业化、特色化、规模化、标准化的种养殖基地和加工基地,依托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培育农村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田园综合体等,带动农业产业化、农地规模化、农民职业化,拉长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和产业附加值。二是以“半岛电竞官网下载安卓+”引领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发展壮大。以党支部引领专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化企业、田园综合体、种养大户、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引导联合建成分工协作、相互入股、利益联结的一体化农业经营组织联盟,培育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探索“党支部+专业合作社+基地+村民”产业发展模式,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将广大村民联结在农业产业链上,提高农民脱贫致富可持续能力。

六、聚焦环境优化,着力提升吸引力承载力

坚持硬环境与软环境并重、建设与管理并重,对标国家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对标全国百强县,聚焦企业和群众需求,聚焦城乡面貌高颜值、政务服务高效能、生态环境高品质,优化县域发展环境,提升县域对高层次产业和高级生产要素的吸引力承载力。一是提升县域基础能力。突出“百城建设”提质工程与乡村振兴战略主抓手,瞄准县域经济发展的“短板”和瓶颈,着眼于互联互通,重点在交通、农田水利、城镇、信息、生态环保、园区等基础设施以及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谋划一批项目,提高县域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支撑能力;加快推动县域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数字化改造升级,推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与数字化城管平台、“雪亮工程”平台的衔接整合,搭建统一的城乡管理平台和综合性城乡管理数据库,依托“互联网+”改善市容市貌、村容村貌及交通秩序,提升城乡精细化管理水平。二是提升县域营商环境。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尽快开展县域营商环境评价,依托“互联网+服务”,加快推进“一网通办”“一码通”,持续完善“多证合一、多规合一、多评合一”机制以及多图联审、多审并联、容缺办理等配套措施,推动服务体系平台化智能化,依托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加快服务方式、方法、手段迭代创新,精准激活微观主体,提升县域发展活力动力。

(摘自2019年度院创新工程课题《贯彻落实“三起来”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课题主持人:陈明星;成员:赵西三、袁金星、刘晓萍、刘依杭)








责任编辑:璇子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创新工程】贯彻落实“三起来” 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点和路径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