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住“两条底线” 夯实“压舱石”(学习贯彻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

2022-01-10 来源:《河南日报》(2022年1月9日 第08版 理论版) 点击量:2613
【字体:

今年,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bd体育在线客服服务总书记强调,应对各种风险挑战,必须着眼国家战略需要,稳住农业基本盘、做好“三农”工作,措施要硬,执行力要强,确保稳产保供,确保农业农村稳定发展。

越是环境复杂,风险挑战增多,越是要把“三农”这块“压舱石”夯得实之又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保障好初级产品供给是一个重大战略性问题,要全力抓好粮食生产和重要农产品供给,稳定粮食面积,大力扩大大豆和油料生产,牢牢守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两条底线。河南作为农业大省、农村人口大省,如何做好初级产品供给,守住“两条底线”?本期我们邀请专家通过对话进行解读。

记者:bd体育在线客服服务总书记强调,保障好初级产品供给是一个重大战略性问题,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饭碗主要装中国粮。河南作为农业大省、粮食生产大省,如何保障国家的粮食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端牢,扛稳扛牢粮食安全重任?

陈明星:农业是关乎百姓饭碗和亿万农民生计的民生产业,bd体育在线客服服务总书记多次强调,要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粮食生产年年要抓紧。在外部环境发生深刻变化的复杂形势下,依靠自身力量端牢自己的饭碗,就能为应对各种风险挑战赢得主动。河南粮食产量全国第二、小麦第一,粮食总产已连续5年超过1300亿斤,把中国人的饭碗端牢需要在拓展新时期粮食安全维度的基础上,打牢种子、耕地等资源要素基础,夯实开新局、应变局、稳大局的“压舱石”。

新时期保障粮食安全,必须强化耕地、种子、水资源等要素资源的高质量保障和种植结构的高效能管控。在耕地上,坚持“18亿亩耕地必须实至名归,农田就是农田,而且必须是良田”,强化对全省7844.52万亩粮食生产功能区和1031.31万亩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的保护力度,推进耕地质量提升,以灾后重建为契机,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对尚有的中低产田加大改造力度,提升基础设施支撑能力。在种子上,巩固提升小麦、花生供种能力居于全国首位的优势,加强农业种质资源保护开发利用,开展种源关键核心技术联合攻关,着力打造“中原农谷”,加快建设现代种业强省。在水资源上,着力提升利用效率,加强面源污染治理。

张道明:中央农村工作会议要求,全力抓好粮食生产和重要农产品供给,稳定粮食面积,大力扩大大豆和油料生产。河南持续扛稳粮食安全政治责任,必须站在大食物安全观的高度,既要保障主食产品供给安全,还要保障副食产品供给安全,既要考虑人的口粮,还要考虑饲料用粮,在稳定年产1300亿斤粮食的前提下,积极扩大大豆油料生产,用大食物安全观统筹推进粮食安全生产,确保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

记者: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要全力抓好粮食生产和重要农产品供给,稳定粮食面积,大力扩大大豆和油料生产。这透露出什么信号?我们该如何理解扩大大豆和油料生产?河南扩种大豆和油料面临哪些问题?

陈明星: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都提出,要把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牢牢守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底线,并强调要扩种大豆和油料。未来随着人口增长、消费升级、城镇化推进,粮食供求形势会越来越紧。因此必须把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河南作为农业大省,不仅粮食产量位居全国第二,而且豆类、油料产量分别位居全国第六、第一,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张道明:河南是黄淮海夏大豆主产省之一,历史上最高年份种植面积高达2580万亩。2020年,全省大豆种植面积562.8万亩,总产量18.7亿斤,是全省第四大粮食作物。大豆是食用油和动物蛋白饲料的主要来源,全省所产大豆主要以食用为主,大都用于制作豆腐及豆制品等。花生是河南省第一大油料作物。2020年,全省花生种植面积1892.8万亩,总产594.9万吨,分别占全省油料作物面积和产量的79.0%和88.5%,种植面积在20万亩以上的县(市、区)有28个。

当前,我省扩种大豆、油料面临多种因素制约。大豆产业从经济效益看,种植效益比较低。从品种研发看,目前全省种植的大豆以高蛋白品种为主,均是非转基因常规品种,产量偏低。近年来全省所审定的大豆新品种数量虽多,但抗高温、抗洪涝、抗病虫能力普遍较弱,品种同质化严重。从产业链条看,大豆生产主体和加工企业联合不紧密,大豆种植零星分散、品种乱杂,混收混储现象严重,导致大豆成品品质不一,商品性能差,替代进口能力弱。

关于花生。目前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河南的首要政治任务,在国家明确要求粮食播种面积不能减、粮食产量不能降的背景下,全省持续大面积扩种花生存在一定难度。从花生综合机械化率看,目前全省花生耕种收等环节综合机械化率为63.9%,花生播种和收获两大环节机械化水平相对较低。

记者: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扩大大豆和油料生产,河南如何发力?需要采取哪些措施?

陈明星:“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决定了新时期的粮食安全不仅是产量规模层面的数量安全、质量安全,也是基于消费者追求高品质生活,对更丰富多样农产品需求的结构安全。在稳定粮食种植面积的同时,我们要优化种植结构,积极推动大豆、玉米兼容发展,同时抓好花生、油菜等油料生产,提高供给的适配性。

张道明:扩种大豆油料需要多措并举。首先,统筹好种粮和扩种大豆油料争地矛盾。一要在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上下功夫。科学筛选适宜全省种植的玉米和大豆品种,依托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率先开展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试验示范,探索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新模式,逐步推动大豆、玉米兼容发展。二要在“三坡”地资源开发上下功夫。利用全省各地山坡、塘坡、滩坡等闲置土地资源,遴选出具有耐旱、耐瘠特性的花生新品种,依托“三坡”地扩大花生种植面积。

其次,发挥好科技创新和农机装备支撑作用。在大豆扩种上,选育一批高产、稳产、优质、多抗、专用型大豆新品种,广泛推广麦茬免耕覆秸精量播种等技术集成模式,扩大压榨用大豆的种植面积,满足大豆加工企业需求,逐步降低进口数量。在花生扩种上,加快新品种新技术推广步伐,大力发展优质高油、高油酸花生,积极探索花生、玉米轮作模式,不断提高花生单产、质量和效益。在农机装备支撑上,重点研发适应丘陵山区作业的小型机械和智能化农机装备,加快补上大豆油料农机装备这一短板,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人工成本。

最后,利用好扶持政策正向激励引导手段。一要将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优先向大豆油料扩种区域倾斜,尽快建设一批旱涝保收的大豆油料生产基地,提高抗御自然灾害能力。二要充分考虑平衡大豆油料与小麦玉米的种植收益,持续提高大豆油料种植补贴标准,释放政策信号。三要鼓励大豆油料生产主体与精深加工企业建立订单生产模式,优质优价,同时将国产与进口大豆油料的价格差实行国家补贴,提高加工企业收购国产大豆油料的积极性。

记者: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中央明确设立5年过渡期,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我省如何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怎样推进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何阳: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如期完成,标志着党的“三农”工作重心向全面乡村振兴转移。由于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在目标任务、目标群体上有所差异,面临着产业发展升级、政策可持续和常态化机制衔接等系列问题。因此,河南省作为农业大省和农村人口大省,要在组织机制、政策体系、产业发展、要素保障等方面优化调整,谋篇布局,打好“四张牌”,推进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打好“组织牌”,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工作有力衔接。组织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第一工程”,也是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相互支撑、有机衔接的重要保障。面对脱贫攻坚期内形成的组织动员、政策支持、考核督导等一系列机制,需要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发挥统筹协调、聚合引领能力,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工作执行力衔接。要选优配强基层党组织力量,注重从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先进党员中选派第一书记和乡村振兴骨干,开展分级分类培训,全方位提升组织服务能力,打造一支有作为、能担当的乡村振兴工作队伍。

打好“底线牌”,促进帮扶政策与乡村振兴持续衔接。贫困地区虽然实现了脱贫摘帽,但抵抗风险的能力较弱,特别是面对去年特大洪涝灾害和新冠肺炎疫情点状暴发的叠加冲击,易返贫致贫的情况较为突出。截至2021年12月22日,全省识别认定监测对象还有68.2万人。对这些易返贫致贫人口要加大帮扶力度,及时提供就业、产业、医疗、社会、扶贫扶志等针对性帮扶。并将帮扶政策纳入乡村振兴战略总体框架内,做到政策不断档、服务不断线,才能有效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

打好“产业牌”,推进产业发展与产业兴旺有为衔接。受宏观经济压力和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当前全省乡村产业发展受阻,企业经营面临困境。需要加大金融扶持政策力度。对符合条件的带贫企业,发放精准扶贫企业贷款,解决资金难题。对符合条件的帮扶对象应贷尽贷,帮助其发展产业。同时要优化奖补政策,对能长期吸纳脱贫劳动力和“三类监测对象”稳定就业的带贫企业、扶贫车间、龙头企业等经营主体,及时进行奖补,进一步提高带贫积极性。

打好“保障牌”,强化基础要素保障与高质量乡村振兴有机衔接。要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基础上,强化土地、金融、资金、人才等基础要素保障,夯实乡村振兴之基。

来源:《河南日报》(2022年1月9日 第08版 理论版)

责任编辑:晓晓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