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对产业发展的影响及对策
在坚决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确保疫情防控科学依法推进、复工复产安全有序落实,实现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赢的同时,需要格外关注产业发展受到的冲击和影响,及时跟踪研判其具体表现和趋势特征,进而结合实际找准着力点关键点,提出有针对性的应对措施。
疫情对我省产业发展带来多重影响
产业链:影响传导。随着近年来产业融合发展不断深化,产业链条衔接日益紧密。疫情的影响从需求端快速传导向供给端,并沿产业链传递扩散,下游的产品销售、服务等大面积暂停经营,上游原材料、零部件行业停工停产,中游产品制造受延长假期、推迟复工复产等因素影响,产业链上中下游交互传导,复工复产受限、生产运营困难等问题日益突出。尤其河南的农产品生产流通、装备制造等特色优势产业、主导产业,普遍面临从基础产业环节、物流运输环节到市场环节的多节点衔接问题,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复工复产面临挑战。
供应链:流通不畅。在分工协作大背景下,许多企业的物料运输、零部件加工、销售等不同环节分布在区域乃至全国。疫情管控的特殊时期,交通物流不畅,原材料等所需生产物资不能按时生产或送达。同时,大批员工被封村封路所困,即使返回后往往需要继续隔离,企业复工普遍面临用工难。从原材料、零部件、设备,到资金、人力资源,产业链各环节的供应匹配都面临紧平衡或是不均衡等问题。
资金链:周转困难。疫情冲击影响下需求与供给同时出现骤减,企业在停工或未能如期复工复产的情况下,既面临房租、税金、员工薪水、贷款利息等刚性支出压力,导致企业现金流支撑困难。在难以正常生产、销售的情况下,企业预期现金收入难以实现,资金回笼不及时,生产经营活动难以正常开展,尤其在风险上升期银行惜贷心理上升,对实体经济尤其是中小微企业而言,资金周转普遍出现困难甚至资金链出现断裂风险。
疫情对产业发展影响的主要特征及趋势
疫情冲击下产业分化趋势明显。疫情对不同产业带来的影响差异明显,如防控物资制造业与其他制造业,医疗健康产业与文化旅游产业,实体经济与网络经济等,因需求形势与防控要求而呈现生产经营骤增与骤减的显著分化,进而对疫情后的发展带来不同影响。产业分化既体现在应对风险、度过危机的能力上,也体现在发展模式、发展路径的转型和创新上。其中,传统产业普遍受到冲击,尤其以餐饮住宿、批发零售、旅游休闲等为代表的劳动密集型传统服务业在疫情中受影响最大,资金链紧张、生存受到威胁。与此同时,以新经济形态、新经营模式为代表的线上产业则获得难得的发展机遇和拓展空间。
中小微企业受到冲击影响最大。中小微企业的行业分布以批发零售、餐饮住宿、文化旅游、商贸等为主,占比超过70%,正是受疫情直接影响最大的群体。近日清华、北大对995家中小企业做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85.01%的企业账上现金余额最多维持三个月。同时,由于中小微企业的规模小、发展处在初级阶段,资源配置能力、市场竞争力等抗风险能力普遍较弱,生产运营保障能力和在融资、借贷等方面遇到的问题比大型企业更为突出,对解困政策的需求也更为迫切。
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加速催生。疫情中外卖平台、生鲜平台、跑腿平台等业务量激增,一度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无接触”生意等新模式悄然火爆,以智能取餐柜为代表的无人零售业务异军突起,促使更多企业布局线上线下融通发展新模式,通过第三方线上平台谋求突破。疫情影响也倒逼产业加速融合,如四川广汉市与京东数科合作,上线“西南禽苗交易信息平台”,线上利用数字技术最大限度保障禽苗交易,并以此为基础,构建全国首个“现代农业操作系统”,新产业新模式发展明显加速。
外贸进出口企业形势更加严峻。疫情防控与国际形势日趋复杂多变、中美贸易战等因素叠加,对外贸易和引进外资都将面临较大压力。相对而言,对外贸进口的影响主要由于目前国内消费品需求下降,抑制了进口需求增长,有望在疫情得到控制之后较快恢复。对出口的影响更具有不确定性,如已签订的出口订单难以按时交付,即使中国贸促会承诺可出具不可抗力证明,但对中小企业来说依然面临较大损失,因此错失的国际市场在疫情过后要重新恢复存在更大挑战。
数字经济迎来重要发展契机。普通民众对数字经济的接纳度出现飞跃,居家隔离使大批非网络活跃人群如中老年人加入网上买菜、买药、订餐的队伍,逐步适应新的消费方式。一旦消费习惯形成,就会被保留下来并轻易不会改变。同时,一些工业互联网企业及时推出帮助企业复工的服务,促使更多企业转变发展思路,更快更深认识到新一代信息技术的优势,产业转型升级步伐有望加快。
应对疫情应高度关注的关键环节
打通供应链。当前推动企业复工、产业复苏的关键是打通供应链。除了抓紧恢复公路运输、确保路网基本通行能力之外,特殊时期要帮助企业协调跨地区间的原材料、物料运输,避免产线断开;对于省内农产品、制造业成品,主动联系对接,稳住销售渠道。
稳住资金链。短期内决定企业生死攸关的重要关卡是周转资金,成本补贴、流动性、减免税费是主要诉求。稳住资金链需要联合金融机构主动出击,首先解决现金流困境,使企业不至于因为债务问题破产,再进一步制定针对不同企业规模、不同行业、不同区域的财政补贴、税费减免等针对性政策,破解企业资金链困境。
强化要素链。统筹资金、土地、人力资源等多要素联动,强化企业复工复产各环节的要素保障。针对疫情防控期间以及疫情后生产经营恢复阶段的发展要素需求,在制定减免帮扶政策的同时,通过跨区域协调、信息共享平台等多方面举措,推动要素高效流动、配置。针对用工难与就业难的双重问题,通过跨部门、跨地区深化合作,推出更多实质性优惠政策,从当地吸纳劳动力保障就业,对外地归来的务工人员早隔离早观察早复工。
提升价值链。度过疫情的同时要危中寻机,通过创新产品、优化服务等积极谋划产业价值链的提升。一方面尽早着手疫情后期产能恢复工作,联合专业研究机构对河南食品、智能制造等重点行业或核心产业集群产能进行分析,指导各类企业合理、有序、充分安排产能,先一步抓住疫情过后的黄金恢复期。另一方面引导企业吸取经验、谋划布局,把握数字经济发展契机,加速产业互联网发展实践,优化产品供给、拓展线上渠道、创新服务模式,在产业加速分化中提升产品链和价值链。
(作者单位:半岛官网入口网页版登录)
来源:《河南日报》(2020年03月25日 06版)
责任编辑:璇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