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源 黄河魂”,系统保护灿烂的黄河文化遗产

2020-01-16 来源:《中国文物报》(2020年01月10日 06版) 作者:唐金培 点击量:2700
【字体:

bd体育在线客服服务总书记在河南郑州主持召开的“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明确指出:“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要推进黄河文化遗产的系统保护,守好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作为中华文明的摇篮和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千里黄河流淌着中华民族的历史记忆,承载着中华文明的文化基因,传播着中国人民的磅礴力量。以文旅融合发展促进黄河文化这一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文化遗产的系统保护,是历史赋予我们的光荣责任和神圣使命。

系统保护黄河文化遗产的使命与担当

作为黄河流域人民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黄河文化遗产具有承载历史久远、分布地域广阔、种类数量众多、地位和作用明显等特点。全国重要大遗址保护项目重点构建的6个片区中,西安片区、洛阳片区、曲阜片区、郑州片区等4个片区都集中分布在黄河流域。黄河流域拥有世界文化类遗产19项,占全国总数41项的46%,在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具有独特的地位和不可替代的作用。

系统保护黄河文化遗产是讲好黄河历史故事的重要前提。千百年奔腾不息的黄河,孕育了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哺育着自强不息中华民族。从炎黄二帝战蚩尤到大禹治水,从秦皇汉武开疆拓土到贾鲁治河,无不留下了丰厚的黄河文化遗产和动人的历史故事。只有保护好传承好弘扬好黄河文化遗产,才能为讲好黄河历史故事提供取之不尽、用之不绝的素材。

系统保护黄河文化遗产是延续中国历史文脉的重要方式。中国5000多年的文明史就有3000多年的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在黄河流域。从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龙山文化、二里头文化等史前文化到河湟文化、河洛文化、中原文化、关中文化、齐鲁文化等地域文化,中国历史文脉生生不息,绵延不绝。只有保护好传承好弘扬好黄河文化遗产,才能为延续中国历史文脉提供多种多样、多姿多彩的载体。

系统保护黄河文化遗产是增强中华文化自信的内在要求。黄河文化遗产中的郑州、西安、洛阳、开封等古都名扬全球,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印刷术等创造发明领先世界,《诗经》《老子》《论语》《史记》以及《黄河颂》等经典享誉海内外,农业生产技术、天文历法、灌溉工程技术等为促进人类文明进步做出过巨大贡献。只有保护好传承好弘扬好黄河文化遗产,才能为增强中华文化自信提供的信念坚定、自强不息的底气。

系统保护黄河文化遗产是维系中华民族精神纽带的客观需要。黄河文化遗产中的政治制度、宗法制度、社会制度及其治理理念,以及宗教信仰、伦理观念、社会习俗等,无不深深地影响着中华儿女的民族心理与精神世界。只有保护好传承好弘扬好黄河文化遗产,才能为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提供熏陶思想、滋养心灵的精神纽带。

系统保护黄河文化遗产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由于黄河横贯青海、甘肃、四川、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等省(区),黄河文化遗产因分布广、数量多,在系统性保护方面还面临保护区域边界和保护对象模糊不清、遗址遗迹保护乏力、遗产展示方式落后以及文物活化利用途径单一等一些亟待解决的困难和问题。

一是黄河文化遗产保护区域边界有待进一步明确规定。黄河以“善淤、善决、善徙”而著称,向有“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之说。据统计,在1946年以前的几千年中,黄河中下游泛滥决口多达1593次,仅较大规模的改道就有26次。历史上黄河下游河道变迁的范围,北到海河,从大沽口入渤海;南达江淮,经淮河入长江。黄河文化遗产保护区范围除今黄河干道流经区域外,还应包括江苏、安徽、河北、北京、天津等黄河曾经流经过的相关地方。此外,今黄河干流流经的甘肃、内蒙古、四川、河南、山东等省部分地区也不属于黄河流域的范畴。如何划分黄河文化遗产保护核心区和辐射区,是当前黄河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面临的一个首要问题。

二是黄河文化遗产保护对象也有待进一步明确界定。文化遗产主要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黄河文化遗产保护对象首先应该是河道关津、河泛遗迹、历代治黄史迹、水利工程建筑遗存、水利科技文化遗存以及历代碑刻等与黄河直接相关的水文化遗产。其次为黄河流域内所有与黄河相关的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山西襄汾陶寺遗址、陕西神木石峁遗址、山东章丘城子崖遗址等中国史前文明遗址遗迹,郑州、洛阳、西安、开封等古代都城文化遗产,以及中华民族的传统农耕文明、手工业文明、游牧文明,等等。再次为黄河号子、黄河祭祀、河神传说、河洛大鼓、兰州太平鼓、兰州黄河大水车制作技艺、元宵节九曲黄河阵灯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黄河流域其他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不是应该都列为黄河文化遗产区的保护对象,这也是黄河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急需解决的问题。

三是黄河文化遗产保护对象破坏比较严重。由于时代久远、保护意识缺乏、保护措施不到位等方面的原因,有的黄河文化遗址遗迹长期受洪水、地震、风化、冰冻、雨水冲刷等因素的影响而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有的文化遗产“建设性破坏”现象比较严重。加上一些地方急功近利,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盲目开发,对一些黄河文化遗产本身或生存环境造成严重破坏。比如,有上千年历史的郑州市上街区马固村被整体拆迁,导致一些文化遗产遭到毁灭性破坏。还有的地方在遗址内兴建交通、商业、娱乐和营运等方面的设施,对一些文化遗产或人文环境造成严重污染或直接破坏。此外,文物盗掘和走私活动屡禁不止。由于保护措施不完善,加上一些不法分子利欲熏心,偷盗走私文物的现象依然存在。如邙山墓葬群的墓葬十墓九空。

四是管理体制和机制还有待进一步健全和完善。黄河流域各省(区)经济文化社会发展水平不同、领导重视程度不一,在黄河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弘扬方面尚缺乏统一协调的规划和行动。有的地方政府重开发、轻保护,重利用、轻管理,加上文物管理、宗教管理、旅游等部门职能各异,使得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利用上呈现出多重管理或都不管理这样的乱象。从总体上看,黄河文化遗产在保护方法和展示方式都还比较单一。无论是博物馆还是一些考古遗址公园,对黄河文化遗产的展示方式仍然是以遗址遗迹和实物及图片为主,有的甚至为保护而保护,将一些文化本该展示和活化的文物锁起来甚至藏起来。

系统保护黄河文化遗产的对策与建议

加强新时代黄河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保护,既要加强区域协作,又要建立完善相关保障制度。为此,要创新日常化管理机制,以文旅融合发展促进黄河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弘扬的高质量发展。

一是做好黄河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的顶层设计。统筹大遗址抢救保护与展示宣传,制定具有长期指导意义的大遗址保护展示体系和重点园区建设规划,并对特定区域范围内的文化遗产进行系统保护和统一协调管理。成立黄河文化遗产系统保护委员会,出台黄河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战略规划,建立完善黄河文化遗产保护制度机制,协调解决保护方面的跨区域问题。相关县(市、区)要制定符合当地文化遗产保护的规划及其实施方案。除制定全流域、全省范围内黄河文化遗产保护战略外,各县(市、区)要坚持“尊重历史,突出特色”的原则,对当地的黄河文化遗产保护方案从整体上进行长远规划和整体设计,尽量避免短期行为、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

二是打造世界级黄河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弘扬区。统筹建设黄河文化遗产保护核心展示区。将沿黄地区的秦始皇陵考古遗址公园、大明宫考古遗址公园、蒲津渡与蒲州故城考古遗址公园、隋唐洛阳城考古遗址公园等大型考古遗址公园,与隋唐大运河、古丝绸之路等世界物质文化遗产,武陟嘉应观、辉县百泉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以及黄河号子、黄河大水车、河灯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串联起来。同时,将黄河流域的传统村落保护与传统农耕技术和水利技术传承、传统农业水利工程和治河工程等保护有机结合起来,将沿黄地区打造成世界级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弘扬示范区,充分展示沿黄地区独特的历史记忆和文化魅力。

三是加强黄河文化遗产日常化科学化和制度化管理。充分发挥政府在黄河文化遗产保护和管理中的主导地位和监督作用,积极推进地方性法律、法规体系建设,严厉打击破坏文化遗产的各类违法犯罪行为。按照“分级保护,分类实施”的原则,明确黄河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分级和责任主体,并分门别类编制与黄河有关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建立黄河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音像资料和档案数据库,建立黄河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网站,推动黄河流域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信息化进程。

四是强化黄河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传承弘扬的保障机制。从中央到相关地方的各级政府和管理部门要设立黄河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专项资金,加大对与黄河有关的重点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支持力度。与此同时,允许和鼓励社会资本进入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领域,并通过减免税收、贴息、返还利润等形式,广泛吸纳社会资金,拓展多元投融资渠道。此外,还要依托相关高校积极培养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和传承等方面专门人才,完善多层次人才激励机制,为黄河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保护和持续性传承提供强有力保障。

五是以文旅融合促进黄河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保护。按照“以文塑旅、以旅彰文”“能融则融、宜融尽融”的理念,通过职能融合、产业融合、服务融合、资源融合、交流融合等,充分发挥黄河文化遗产在黄河旅游产品和服务中的灵魂作用,以及旅游在黄河文化遗产宣传保护中的载体作用和渠道作用,打造“中华源,黄河魂”文化旅游生态融合发展品牌,使观光、体验、研学等文化融合产品和相关文化旅游主题活动成为黄河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弘扬的重要方式,实现黄河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弘扬的高质量发展。同时,还要将黄河文化遗产中蕴含的思想内涵和精神价值传递给广大游客,让黄河文化生态旅游在弘扬民族精神、促进文化交流、增强文化自信和民族凝聚力中发挥更大的积极作用。

(作者系半岛官网入口网页版登录历史与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

来源:《中国文物报》(2020年01月10日 06版)







责任编辑:晓晓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