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二十大进行时∣赵西三:奋力开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新局面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做了深刻阐述和系统部署,提出“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并明确了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主攻方向和重点任务,为新起点上全面提升我国产业在全球产业分工中的地位提供了战略指引,必将引领开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新局面。
一、深刻理解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新内涵
新时代新要求赋予现代化产业体系新内涵,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现代化产业体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支撑,建设现代化产体系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重点,现代化产业体不仅指原有产业体系向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演进,还要能够体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等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所以,现代化产业体系既要体现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价值链高端化,更要体现人力资源的协同;既要包括高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更要强调传统优势产业的改造升级;不仅包括物质产品,更要提供精神产品;不仅体现普惠性,还要实现可持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提升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
二、牢牢把握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着力点
党的二十大报告用较大篇幅对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做了系统部署,明确提出了一系列主要着力点。
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和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工程。中国制造规模已经连续十二年位居全球第一,但也存在着诸多“卡脖子”问题,主要体现在产业基础和重大技术装备领域,成为迈向制造强国、质量强国的关键瓶颈。必须聚焦基础零部件、基础材料、基础工艺、基础技术、基础软件等“五基”领域实现重点突破,在重大技术装备领域加强联合攻关,实现国产替代,补齐产业链供应链短板,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
巩固优势产业领先地位。近年来,中国在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领域综合竞争力持续提升,食品、服装、材料、汽车、新能源、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等优势产业处于全球领先地位,这些产业始终是经济“稳定器”和就业主渠道,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优势产业用新技术改造升级、与新模式融合创新的空间巨大,必须强化优势产业基础支撑,巩固全球领先地位。
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新引擎。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创新创业最活跃、链条带动最强、格局调整最快的产业领域,我们与发达国家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甚至在部分领域后发优势明显,是产业赶超的关键领域。必须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构建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绿色环保等一批新的增长引擎,培育一大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构建优质高效的服务业新体系。面对更高品质的生活服务业、更高能级的生产性服务业新需求,内在要求我们构建优质高效的服务业新体系,加快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化高品质转变,培育服务业新业态新模式,增加新服务,形成新动能。服务业新体系不是追求与发达国家一样的服务业高比重,而是形成与发展阶段相适应、满足人民精神生活、支撑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服务业新体系。
加快发展数字经济。数字经济具有高创新性、强渗透性、广覆盖性,既能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又能培育形成新产业增长点,是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引擎。中国数字经济规模跃居全球第二,发展数字经济是我们必须紧紧抓住的战略制高点,对我国经济发展动力变革、效率变革、质量变革的赋能作用彰显。要充分发挥技术、场景和需求优势,在人工智能、未来网络、元宇宙、区块链、量子信息等领域加快布局,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提升数字生产力。
三、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需要处理好几个关系
新起点上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需要处理好几个关系。
把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提升供给体系对国内需求的适配性,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围绕内需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育适合内需升级的新产业新产品,实现消费与产业协同升级。
推动现代服务业同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深度融合。大力发展服务型制造,引导生产性服务业依托信息化平台向制造端延伸,依托三次产业融合拓展农业产业链,促进产业主体跨界融合中实现价值共创,培育形成一批新的产业增长点。
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强化数字经济的赋能、倍增、带动作用,围绕数字产业化与产业数字化联动发展,利用数字技术改造升级全产业链,加快产业数据价值化开发,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以数字赋能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深化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传统优势产业联动发展。现代化产业体系必须建立在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传统优势产业联动发展只上,引导传统优势产业利用新技术向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拓展,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
促进一流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融通发展。培育一流企业,参与国家竞争,同时打造“专精特新”企业,支持中小企业聚焦细分领域持续开发迭代技术和产品,引导一流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构建紧密产业分工体系、开放创新体系、协同攻关体系,构建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的产业生态。
赵西三丨半岛官网入口网页版登录数字经济与工业经济研究所 副所长 副研究员
特别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文责自负,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中原智库网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责任编辑:弓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