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心怡:加强知识产权法治保障 有力支持全面创新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强知识产权法治保障,形成支撑全面创新的基础制度”。这是对知识产权工作的明确要求,也是对知识产权事业的重要部署。近年来围绕知识产权强国建设,我国大力加强知识产权法治保障,有力支持全面创新。河南在加强知识产权法治保障、支持知识产权强省建设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我国不断推进知识产权法治建设
一是知识产权保护的范围不断拓展、力度不断加大。目前,我国知识产权保护范围已经涵盖专利、商标、著作权、商业秘密、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植物新品种、地理标志等权利类型以及不正当竞争、垄断行为等的规制。
二是知识产权推动创新发展的效果更加彰显。目前我国已经出台了涉及植物新品种权、商业秘密保护、惩罚性赔偿等领域的司法解释,依法保护发明创造和创新主体合法权益,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严厉打击假冒伪劣、套牌侵权等违法犯罪,促进种业自主创新。有关部门还出台了相关意见,服务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加强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法治,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各级法院通过审理电商平台“二选一”“大数据杀熟”等案件,加强对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和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保护,促进数字经济、平台经济规范健康发展。
三是知识产权保护机制进一步完善。根据知识产权发展需要,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法庭和北京、上海、广州、海南自由贸易港4个知识产权法院以及各地知识产权法庭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推进知识产权民事、行政、刑事审判“三合一”改革,适用惩罚性赔偿提高侵犯知识产权行为的违法代价,强化行政执法和司法衔接,提高全链条保护水平。
四是知产保护的国际影响力持续提升。我国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通过签订相关国际条约,依法平等保护中外权利人的合法权益。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等深化交流合作,向世界传递我国严格保护知识产权的鲜明立场。目前,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外国企业选择到中国法院解决知识产权纠纷。
二、河南知识产权法治保护持续加码
河南紧跟发展大势,近年来在知识产权保护领域持续加码。全省通过进一步强化知识产权高质量创新、高效益运用、高标准保护、高效能管理、高水平服务,奋力谱写高质量现代化河南建设的知识产权新篇章。
一是以“创新驱动”为知识产权提质增效。2022年,我省专利授权量达到135990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达14574件,同比增长7.7%;全省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67164件,同比增长20.48%。发明专利量的明显增长,意味着我省创新主体的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此外,2022年我省每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6.8件,较2021年的5.61件明显上升。从统计数据来看,我省发明专利规模稳步扩大,发明专利结构进一步优化,服务高质量发展本领进一步增强。
二是以“共建平台”凝聚智力成果保护共识。在河南省继郑州之后,洛阳市被国家财政部、国家知识产权局确定为国家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建设重点城市,围绕打造“一平台、一聚集、二基金、五工程、八中心”重点深化知识产权服务体系建设。2020年全省先后分三次开展高校知识产权运营管理中心试点建设,确定河南师范大学、河南大学、中原工学院、河南科技大学、洛阳理工学院、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商丘师范学院、信阳师范学院等高校进行试点建设。据统计,2020年全省授予有效发明专利43547件,较上年同期提升16.71%;有效商标注册1121088件,同比增长近两成;地理标志数量278个,占全国总数的3.30%,在中部省份排名第二。河南省会城市郑州涌现出一批拥有国内外领先技术和核心竞争力的企业,主导行业标准发明专利技术达1000余件,知识产权贡献率超过40%,专利技术产值年均增长约20%。
三是以“有效打击”规范司法办案尺度。近年来在司法保护层面,河南把准确把握知识产权领域刑事犯罪与违法侵权之间的界限作为审判重点,妥善处理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犯罪与保护知识产权、维护企业家合法权益的关系。对科研领域犯罪案件慎用强制措施、慎重起诉、慎重入罪。进一步坚持权利保护与防止权利滥用并重,实现知识产权保护范围与创新程度、创造性贡献相适应。目前,河南各省辖市确定了1-2个县(区)法院、检察院集中管辖知识产权一审案件,并推行专业化办案模式。法检两院将建立定期会商和重点工作相互通报制度,明确专门联络机构、专职联络员,畅通与知识产权行政执法及主管部门的沟通渠道,推动知识产权司法与行政程序相衔接、司法裁判与行政执法标准相统一,切实有效阻却侵权违法行为。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知识产权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21-2035年)》和《“十四五”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的重要一年。我们要按照党的二十大绘就的宏伟蓝图,再接再厉、奋勇争先,奋力谱写高质量现代化河南建设的知识产权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