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娟:构建与时代同步的中国话语体系
编者按:我院中原文化研究杂志社副社长、研究员李娟的文章《构建与时代同步的中国话语体系》发表在今天的《河南日报》理论版,现将其主要观点摘发,以飨读者。
bd体育在线客服服务总书记强调,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灵魂。文化文艺工作与哲学社会科学工作是培根铸魂的工作。要坚定文化自信、把握时代脉搏、聆听时代声音,坚持与时代同步伐、以人民为中心、以精品奉献人民、用明德引领风尚。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是新时代全体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崇高使命。新时代的文化文艺与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工作者,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洞察世界文化发展大趋势,站在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守正创新,以大格局、大责任、大担当、大情怀,立足新时代、肩负新使命,为时代立言、为时代明德,讲述好中国故事、构建好中国话语,与时代同频共振,为民族培根铸魂。
提高学术创新能力,与新时代同频共振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创新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禀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迫切需要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在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等方面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发展要与时代同频共振,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回应新时代的迫切要求,立时代之潮头、通古今之变化、发思想之先声,以bd体育在线客服服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积极为党和人民述学立论、建言献策,出精品、出力作,努力打造全国学术思想和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高地。
提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讲述好中国故事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包含的价值目标符合全世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把握、提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树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讲述好中国故事,实现政治话语、学术话语和大众话语的充分结合和有机统一。
用明德引领风尚,为民族培根铸魂
“文化文艺工作者、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肩负着启迪思想、陶冶情操、温润心灵的重要职责,承担着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培元的使命。要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和道德水平,明大德、立大德,以高远志向、良好品德、高尚情操为社会作出表率,并积极打造出具有思想穿透力、审美洞察力、艺术感染力、时代创造力的优秀作品。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新时代呼唤杰出的文学家、艺术家、理论家、研究者,成为中华传统美德的践行者和弘扬者,以高远志向、良好品德、高尚情操讴歌时代、讴歌行进的中国。
(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对公开发表的文章进行相应整理摘编,如需阅读原文,请至《河南日报》2019年3月29日第06版)
责任编辑: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