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二十大进行时∣王震中: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科学文化相融合中实现“两创”

2022-10-24 来源:顶端新闻 作者:王震中 点击量:2663
【字体:

微信图片_20221024173753.jpg
【编者按】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为未来五年乃至更长时期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目标任务和大政方针进行了科学谋划,为全面推进中华民族复兴伟业擘画了宏伟蓝图。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半岛官网入口网页版登录和顶端新闻联合推出“学习二十大进行时”专栏,邀请省内外社科理论界专家围绕“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主题,从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推进文化自信自强等方面,对党的二十大精神进行系列深入解读和阐释。

□顶端新闻特约专家 王震中

bd体育在线客服服务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讲到“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时说:要“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要“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简称为“两创”,它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多次强调的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传承、创新和发展的概括。例如,bd体育在线客服服务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就提出“实现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2017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意见》,提出“要坚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那么,如何实现“两创”?我的认识是分两个方面着手:一是依托学科化推动传统文化实现“两创”,这就需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进课堂;二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引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科学文化相融合而推动新时代中华文化的建设(王震中《在传承和创新中建设中华文化——优秀传统文化与科学文化相融合而促发展》,《中国社会科学报》2022年4月11日第5版)。

依托学科化推动传统文化实现“两创”,属于传承渠道、传承方式、传承层面上的扩展与推进。在这方面,近年来河南的高校已经走在了前面。例如,信阳师范学院于2017年12月成立炎黄学研究院,并从2018年9月新学年开始,以大学本科二三年级必修课的方式开设了“炎黄学公开课”;2021年出版了学术版的《炎黄学概论》,教材版的《炎黄学概论》也正在出版当中。再如,河南大学黄河文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对本科生开设“黄河学概论课程”,其作为教材的《黄河学概论》也在出版当中,该研究中心先后举办了十四届“黄河学论坛”,竖起了黄河文化研究和教学的大旗。

在马克思主义指引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科学文化相融合而推动新时代中华文化建设,属于不同质的文化相结合的内涵上的改良和扩容,也是当代中华文化建设方面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我们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看到“两创”是与“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联系在一起的,而这种联系与我们所说的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科学文化相融合来实现“两创”是契合的。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若作一概括的话可以表述为:讲究和合,崇尚仁爱,彰显正义,变通礼仪,誉美智慧,坚守诚信,重视民本,推崇善政,追求统一,向往大同,希望和平。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是超越时空的,很值得我们继承和弘扬。但是,即使优秀的传统文化,也明显地偏重道德伦理、家国情怀和人文理念,而缺失科学文化,缺少科学文化的思想体系,缺乏以崇尚科学的价值观推动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从传统文化与科学文化二者的土壤和基础来看,优秀传统文化是建立在农耕文明基础上的,时代的发展需要我们在其中加进工业文明和新科技文明带来的新因素。因此,我认为继承和创新传统文化,不能按照惯性只是固守传统文化向前行,而需要科学文化的加入。

孔子说“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论语·为政》)所谓“损益”,就是从夏到商再到周的文化有发展亦有淘汰,就是“扬弃”。在历史长河中积淀形成的传统文化,并非一成不变。传统文化一方面随着自身所在的社会的演变而发生变化,另一方面每每通过吸收外来文化而与时俱进。这种变化,也表现为文化的扬弃。对传统文化进行扬弃,这是新时代知识分子对待旧文化的一种科学态度,也是人类社会一切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所必须的。扬弃之“弃”,当然是去其糟粕。而扬弃之“扬”,不仅仅是弘扬其精华,它还包括通过 与“异质”的不同的文化相融合而走向创新发展,而科学文化恰是与传统文化不完全同质的思想文化体系。值得指出的是每一时代其扬弃的标准是不一样的。当代中华文化建设中对传统文化扬弃的标准,我认为至少有两条需要我们格外注意:(一)要符合马克思主义的“以人民为中心”的立场和唯物辩证的理论和方法;(二)要符合与时俱进的科学精神和科学价值观。

与科学文化这一“异质”文化相对而言,传统文化中无论是优秀的内容还是糟粕部分,都属于“同质”文化,都产生在农耕经济和农业文明的基础之上。在人类文化发展史上,不同质地的文化的交融是文化大发展的重要动力和机制。

科学文化是与中华传统文化不相同的一种文化。无论在中国还是在西方,虽然说科学和技术,都属于古已有之,但作为科学的思想体系和价值体系,是近代以来随着西方工业文明的到来而形成的。在中国历史文化中,有科学和技术,中国古代有不少领先世界的发明创造,但没有形成科学的思想体系,缺乏崇尚科学的价值观念体系。

近代以来,中国人对于科学文化的推崇,有两个最明显的节点:一是“五四”新文化运动,另一个是1978年以来的改革开放。当年“五四”新文化运动就是用“科学与民主”对传统发起冲击的,值得反思的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反传统,矫枉过正,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而不是对传统文化的扬弃。“五四”之后,特别是进入新中国,我国已逐渐培育出自己的科学文化,尤其是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科学文化的重视得到空前高涨。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同志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把人们对科学文化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吹响了进军科学技术、发展科学文化的号角,成为时代的最强音。在价值判断上,“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已包含着发展科学、崇尚科学的价值观。我国改革开放四十余年的飞速发展的事实已经证明这是科学的无可辩驳的真理。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局都在深入发展。我国的“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特别强调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提出“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大力发展科学技术,与此相对应的就是要求大力发展我国的科学文化。但科学文化的发展并非仅仅是科学界自身的事情,它与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发达程度,与整个国家的文化体系相联系在一起。因而,在振兴中华民族精神、实现民富国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文化建设具有深远意义。

在中华文化建设方面,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理论和方法为指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科学文化就像一个车子的两个轮子,只有双轮驱动,我们前进的方向才不会走歪,前进的步伐才会铿锵有力。双轮驱动,相辅相成,是辩证统一:这就是,一方面,中国传统文化的扬弃和创新需要与科学的价值观念、科学文化的思想体系相结合;另一方面,科学文化也只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人文关怀、家国情怀,以及孟子所说的“义大于利”等价值取向相结合,才能更好地发挥出造福于社会、造福于人类的功能。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科学文化相互结合,还会使我国社会始终保持对外部世界的了解和开放,使我们始终面向世界科技前沿,这对我国的发展、国家建设都是非常有益的。中国历史已证明,对于外部世界的了解,对于中国社会的发展是非常必要的。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需要和科学文化相融合,究竟应怎样融合?我以为:一是要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原有的价值体系中加入尊重科学、崇尚科学的价值观;二是要把科学研究中实事求是、追求真实、追求真理的科学探索精神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三是要把科学研究中的思维方式融入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这样,只有将科学价值观、科学探索精神、科学研究的思维方式融合到传统文化之中,才能使之成为当代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将科学文化思想体系融入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特别需要将崇尚科学的价值观体现在现实生活的基本国策上:即在教育理念、人事制度、人才政策、酬薪分配、科研资源分配、学术评价、阶层流动等一系列体制机制方面,让崇尚科学、崇尚事业的价值观深入人心,形成一种文化氛围,并使国人在尊重科学、崇尚科学中受益,把它体现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之中。

融合带来创新,融合促进发展。正像学科与学科之间相融合(整合)而产生的跨学科的交叉学科将是学术创新和学科发展的新的重要的增长点一样,我们相信,在马克思主义指引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科学文化的深度融合,不但给中华文化在当代发展指引了方向,也给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注入了新鲜血液和新时代发展机制,必将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创新和发扬光大,即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而从科学文化的角度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科学文化的深度融合,也将使科学文化带有人文关怀的精神,使科学与人伦相互制约制衡,使科学发展的方向始终沿着造福于社会、造福于人类的康庄大道上前行。

总之,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加进科学文化,既是bd体育在线客服服务总书记所说的“以时代精神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也是在当代中华文化建设上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以时代精神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这富有哲理的呼唤,就是在促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推动新时代中华文化的建设。为此,我们说,在马克思主义指引下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科学文化因相融合而促进发展,既是当代中华文化建设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所需要,也是当代中国社会发展和中华民族振兴所需要。

王震中∣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历史学部副主任,中国殷商文化学会会长,河南省政府特聘研究员

供稿:院马克思主义研究所

来源:中原智库顶端号

特别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文责自负,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中原智库网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责任编辑:弓长


Baidu
map